「公共经济分析导论」心得

本文转录自我的课程作业,仅供参考,请勿抄袭

关于「公共经济分析」课程的介绍,详见一(秋冬)学期结束

前言

对老师的话

我是工信的新生,平时喜欢阅读和看看视频,很多知识点我都能联想到专业知识或看过的观点,可能难免会使心得主要是观点的联想。同时对我而言,电子稿的创作成本显然更低,因为不仅修改方便,而且打字确实比手写快。

第一课时

首先非常喜欢您的课,您的课使我对经济学产生了不少兴趣。这节课主要讲解了经济学基本假设和机会成本、交易成本这两个“成本”,通过类比或者说是经济学“帝国主义”的方式,形象解释了这些概念。举的老师和学生、货比三家等例子也很贴近现实。


经济学基本假设在两百多年间一直有争议,但仍然大受欢迎,可见发展中的学科或理论也可以有实际作用。类似的这种“近似正确”的理论,还有例如牛顿力学,尽管并不完全准确,但仍是人们学习物理的重要基础。

而在计算机领域也有近似算法,通过牺牲一些最优性,换取可以接受的解。这就是在投入和产出间的一个折中,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合理。广义来讲,有损压缩抛弃人类难以辨别的细节来换取空间,快速压缩用压缩率换时间;用随机算法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得到很不错的解,运气好的时候说不定结果能和常规方法一样优秀;即使现在流行的神经网络,其用于完成特定的人工智能任务,也需要在效率和准确率间折中,况且其本身就是一种混沌的方法。

这也印证了经济学基本假设中的资源稀缺,作为现实的任务,折中是不可避免的。另一方面,这也支持了人只能是有限理性的观点。人的计算能力不比计算机,也更难机械通过数学方法评估利益,难免受到情感的左右。


说到资源稀缺,暂时不考虑人的主观欲望,我就联想到《三体》中“黑暗森林”假设。其实感觉宇宙的物质总量不变和生存是文明第一要义,似乎照应了经济学基本假设。说不定真的有参考,不过最初看感觉刘慈欣真的挺厉害的。暂且只论宇宙的资源稀缺,初看很有道理,而且记得如果宇宙膨胀加速(现在观测好像支持),遥远的星系远离速度终将超过光速而永远消失不见,这样资源甚至减少了,就更加稀缺了。

不过那一定是非常遥远的将来。而《人类简史》中的观点更有动态性,作者认为资源并非静止的,像知识这种资源是越开发越多,而且越多的知识可以利用的实体资源也就越多,这是一个健康的正反馈。这种观点看似也很有道理,只是知识的无限性也许是个哲学问题。也可见作者对未来的乐观,有点类似《三体》里的“技术爆炸”理论。不过如果人类没有技术进步,那么资源势必是递减的。这是很有可能的,因为最近几百年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爆炸式发展,不仅可能是“J”形曲线(指数增长)的起点,更可能是“S”形曲线(逻辑斯蒂增长)的开头。文明“大过滤”理论可能不止是危言耸听。

因此,我的结论是资源稀缺是非常合理的。


再说人的欲望,有观点认为人的满足感取决于资源的增量而非存量,也体现了人的欲望膨胀。这就更加加剧了资源短缺。不过,我认为人的欲望膨胀只适用于一部分人,总有些人能看淡物质生活,这些人也许是因为道德水平太高或者经历了太多。当然大部分世人应该仍符合欲望膨胀原理。

再谈利己,其实我认为这应该指的是最终目的的利己,因为有时候先不利己可能最终能获得更大的利益。总是利己的行为,用算法的术语讲就是“贪心”,很多时候不是最优的,而应该用“动态规划”来实现最优化。这也就是长远目标的意义。另外,利己只是理性在个体角度的表现,如果表现在集体,那么最合理的行为也应该是有利于集体的。因此利己不等同于理性了。

对于机会成本,我只想说时间是很特殊的资源,它是不可重现的,换言之是不可复制的。其他资源可以获得相同的拷贝进行成本比较,但时间可是一去不返的,“如果”假设难以精确衡量机会成本。游戏可以存档,虚拟机可以快照,但现实世界中不能重现所有客观条件,因而只能是一种近似。

最后谈及“货比三家”的问题,我认为交易成本通过技术能很大程度上削减,网购就方便了信息搜索和监督,当然也难免出现信息爆炸而选择困难,或者纠缠于优惠,乃至“薅羊毛”之类的。技术的两面性是无处不在的。

第二课时

这节课主要从介绍公共部门出发,探讨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新时代的对比,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和收入差距的一些问题。一些公式和图表比较复杂,缺乏经济学基础比较吃力,理解思想应当更重要。

首先我想探讨一下关于新计划经济的可能性。其实市场经济通过有限信息和局部处理来分配资源,也可以看作是最优调配算法的近似和分布式计算。而利用大数据来收集更广泛的供应需求信息,利用云计算来实现理想的分布式计算,完全有可能实现完全的计划经济。如果这个任务交给政府来完成,势必有不小的计算力成本,只有当计划经济带来的收益超过这一额外的计算成本,才能得以合理实现。与课上提到的另一个观点相比,这就显得局部与保守了。另一个观点也就是认为私人部门也会优化计算过程,在更小规模上实现最优化,从而最终实现全局的最优化。要达到这一点,必须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,乃至第三部门间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,提高数据的共享程度。

所以,新计划经济既能规避市场缺陷,又能提高分配最优性,还可能能调控人们的价值取向,减少拜金主义等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但是,要想收集更多信息,又会陷入数据主义的困境,个体的隐私面临挑战。此外,更加严重的问题可能还包括既得利益者的反对,职业调整带来的转业问题,乃至某些政治影响。因此,推进新计划经济也得循序渐进。


另一个有趣的话题是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与经济发达之间的关系。大城市是生人社会,机会更公平,更能吸引年轻人;小城市乃至乡村是熟人社会,人际关系更加重要,年轻人并不向往。自然的会认为熟人社会使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,是根本因素,应当予以摒弃,确实也无可厚非。不过在《乡土中国》中,熟人社会又被称为礼俗社会,而生人社会被称为法理社会,这与身份/契约也是对应的。那么法理听起来还是冷冰冰的,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没有熟人社会,至少不能没有它的根本——密切的人际关系。同时,即使在大城市中,也还是会有密切的小团体,也就是外生内熟的一种状态,这样才是最理想的。因为小规模的熟人的合作能有效提高效率,自然也能推动经济。

对了,还有山核桃问题。无人机操作显然是可行的,而且很多危险领域都应该尽快交给机械来完成,像是一些挖矿的操作。当然如果未来机器也有权利了,那就另当别论,虽然这听起来挺科幻的。

第三课时

这节课主要介绍了财政政策,与高中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差不多,并讨论了修昔底德陷阱和逆城市化的问题。

逆城市化问题引发了课堂上最激烈的讨论。有的同学认为乡村可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来吸引年轻人,有的同学表示可以借助特殊的区位优势,有的同学相信逆城市化也是一种城市化,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工信的同学提出的远程办公,举了程序员的例子,这样也就是自由职业了。我想把这个想法再推广一些,因为我认为一定水平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,否则即使风景再优美,年轻人也不太会去偏僻的地方。

疫情期间,线上教育效果很显著,虽然很多人可能有适应性问题或学习效率问题,但如果常态化的话是可以接受的;线上医疗只是听说过,我想检查和治疗还是难以在线上完成,说不定以后能发明一些联网的多功能检查和治疗一体机,听起来挺科幻的,但理论上是可行的。比较乐观的方面,网购有效解决了购物问题,人口密度小可能还能提高配送效率,水电等应该也不成问题。总之,要实现逆城市化,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和激励移民的宏观调控,因为总体上城市的吸引力确实远大于乡村。

当然,新基础设施对现代社会也很重要。像是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的广泛使用能带来很大的技术革新,降低所需的人力成本,提高效率和准确度,大概也能降低信息搜索成本。同时这也意味着低技术的人们更有可能失业,比如课上提到的生产链中间段.这可能会加大两极分化,也可能使这些劳动力流向生活成本更低的小城市乃至乡村,从而推进逆城市化。这已经不是科幻,“机器换人”似乎正成为热门。这些人们可能不是因为城市环境污染而离开的,与传统意义不同。插句题外话,除了艺术等目前机器难以企及的领域,我认为程序员也挺安全的,因为即使是用深度学习,应该也很难对通用程序进行操作,所以大家好好学编程啦。


对于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问题,我赞同应该与时俱进地思考和具体分析,既不能忽视时代和科技特点而谈论战争,也不能照搬日本的例子来进行预测和确定行动。而疫情可能使其更加复杂化和两极分化,从而难以预测。

蛛网市场让我不由想到高中数学中泛滥的模板数列“蛛网图”,其本质是相同的,都反映了一种递推关系。由于市场盲目性,理论上价格变化规律符合数列的规律,实际情况应该是比较混沌的,因为影响因素很多。

第四课时

这节课主要介绍了公共产品及其分类,通过航标灯和学校清扫等例子,使我了解到原来公共部门也是提供各种产品的,还可以通过和私人部门合作来供应等。此外这节课还涉及了城市布局、生命权、社会生物学等跨学科的内容,更加丰富了我的认识。

和逆城市化一样,城市布局也在高中地理中提到过。教材也引用了反对“摊大饼”式的发展,而建议发展卫星城的观点,这在国内应该确实挺流行的。像我们绍兴这样的中等城市,也发展一些新区,相当于卫星城了。比如我的高中绍兴一中,就在我入学那年搬迁到了镜湖新区,把老校区给了新建的阳明中学。(顺便扯一句,现在王阳明备受关注,绍兴一直在宣传,我也一直以为他就是绍兴人,直到在余姚中学也看到,方才知道其实他是余姚人。不过古时余姚是归绍兴管的,但现在归属宁波。也体现各地都在挖掘文化名人之类的。)一开始我们抱怨新校区太偏僻了,基础设施不行,不过等我毕业的时候,生态确实已经建立起来。因为很多设施,像是新的图书馆、体育馆、市政府,乃至高铁站都建在新区,有效吸引了人口流动。另一方面,很多学生不愿住校,而住在学校旁边的居民区,确实有各种需求,相关的店铺也就建起来了。交通流量也自然转移了,曾经能学自行车的空路也有了不少车,主城区交通压力应该有所缓解。不过近期修路、建地铁颇多,还是比较堵,希望未来能好些。

有点偏题了,还是回到公共产品上。我认为,像是保护臭氧层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全球性公共产品,提供者一般也不是公共部门,而更多是国际的第三部门。他们没有直接的税收,靠的更多是道德,虽然可能有些口碑,但效率和产出不高。正如《乡土中国》中提到的,在西方人的认识中,国家是很特殊的群体,在它以上和以下的团体都得服从它的利益。一个世界的公共部门,才能做好全球性的产品供给,但这是很难实现的,所以全球问题也很难解决。

公共产品与私人联合提供,确实是很不错的提高效率的方法。既能通过市场竞争降低成本,又能有效防止人员数量膨胀,达到“小政府”的目标。这让我想到了操作系统中的“微内核”,通过减少内核的体积,提高接口的一致性,也减少了漏洞的可能,这样安全性也得以提高。这是因为操作系统也是有特权的,如果被滥用就会影响安全。不过,微内核还是有效率问题的,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并不采用,一般只用于嵌入式系统或实验研究。而广告在互联网时代更加重要,很多商业模式通过附加广告来提供免费产品,流量已经成为新的资源。公共部门与这类公司合作,还是需要考虑一下广告的价值导向等问题。

第五课时

这节课主要介绍了寻租设租行为,典型情况就是贿赂和接受贿赂,而合法的创新行为称为寻利。刚看到定义时,我总感觉这样的非法、边缘行为为什么也要单独进行研究,上完课后我体会到原来寻租设租还是很常见,难以避免的。而老师与学生的例子仍然让我感到亲切,从删除淘宝评论到删除课程评论也很实际。

对于老师认为远离公权力来摆脱各种麻烦,我认为还是值得商榷的。首先,这如果成为社会共识,那么公共部门的人员将会缺乏,而为了吸引人才流入,根据经济学观点总要增加利益。而增加利益可能会使贪污腐败变得严重,降低社会效率。当然,这只是理论上的结果,实际上总还是有人在竞争减小时流入公共部门的。另外,像是亲属回避、委员会讨论这样的机制也是可以推广的,可以加强宣传,使人们都明白如果套亲戚会给公职人员难堪。总之,人的问题还是有办法解决的。

对于租金概念的扩展,即只要因为稀缺而获得额外的收益都可以认为是租金,我认为很深刻。不过我认为额外的收益一定来自于稀缺,但稀缺却不一定有额外收益。理论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在经历列表、兴趣组合等方面都是稀缺的,但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得到应得的收益。这大概是因为社会的价值评判,这种稀缺就是比那种更好。我们不能否定价值评判,不过在理想情况下每个人的独特和稀缺都应受尊重,而收益是最基本的。这也许在物质资源不再很稀缺时能做到?抑或贫富分化如时间箭头般不可逆?

我忍不住想谈谈排队时间和黄牛。比上课那位同学更具体些,黄牛的一种方法是预约绝大部分票,当交易窗口关闭后瞬间重新抢票,从而维持绝大部分票的池。而高价售出后再取消抢票的交易,而提供给买家。这样,一般人很难买到票,只能去找黄牛的高价票。网站的验证码能提高技术门槛,不过图像识别技术的提升或采用人脑也能破解一些。其实就连选课应该也能用抢票模式,因为有同时退课和选课的时段,可以进行交易。我设想,为了绕过低分定点限制,可以先退掉高学分的必修课,然后申请补选,理论上就可以了。当然,这样一来,公平性会受到很大挑战。其实,即使是代办而不是黄牛,还是有人会认为有损公平性。另外,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,排队越来越不那么浪费了,人们排队的机会成本逐渐下降。因此,我们还是尽量提倡公平排队吧。

最后谈谈经济学课程与道德的矛盾,我很理解老师的担心。正如科学实验中控制变量,经济学只研究利益,能有效简化问题,从而获得良好的数学模型。而道德因素的加入,其实我们不自觉的会完成,也不会被带偏多少。正如人们可能很喜欢小说中的反面人物,但在实际生活中肯定不愿意成为这样的人,即使与之交往都不会乐意。假设与现实、理论与实际的边界,应该能分清。

第六课时

这节课主要介绍了外部性,中间一节课的独立演示探讨了寝室的负外部性和道德的约束等话题,内容贴近生活而且充实。仍然遵循一贯的风格,从经济学拓展到法学、社会学等领域,而公共产权边界不清的重要性,我在经济法通识课中也听到过类似的表述,“公地悲剧”通俗而普遍。

寝室负外部性确实十分常见。而相比被动的界定产权,主动的谈判不仅难以量化损失,而且也会有很多时间成本,有时确实还是忍气吞声地买床帘、耳塞比较好,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容易不少。

另一方面,通过系统规划来减少室友的冲突,可能计划没有变化快。即使不考虑学校的工作量、舆论压力,学生的偏好不准确等问题,我个人认为归类分组有损大学生活的多样性。比如有同学提到把杭州的同学都分在一起,这样他们就无法接触外省乃至外地的多样文化了,而我向往在比较中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。我现在的寝室还好,有一个外省广东的同学,就能开拓视野。因此还是要靠被动界定和主动沟通。更重要的是,系统规划之于私下协调,类似计划经济之于市场经济,中心计算之于分布式计算,其难度肯定更大,得不偿失。我始终坚信分布式计算效率总是更高的,这在第二课时中论证过,与计算力提升没有必然关系,现在比较热门的并行计算和云计算等都体现了分布式计算。应用于实际,我把组织的节目安排也建议与会者再指派下级,提高人员利用效率,减轻会议分配工作的压力。

然后我忍不住探讨一下食堂占座的问题。在高中食堂占座就很普遍,这种行为一般认为不违法,但确实不道德。我个人就很反对占座行为,这样既造成资源的浪费,又增加了搜索成本,还影响了心情。从个人层面,我们高中一些人会直接无视占座物品,这样也有点不道德;但放任他们占座又觉得可恶。而学校曾经也禁止过占座,效果显然不佳,缺乏实际作用,也许是因为知道这个规定(共识)的人不多。如果建立诚信体系之类的应该会好点。而现在浙大图书馆规定20分钟占座时限,也没有强制力,但我感觉占座并不多,大概是浙大人素质高吧。因此消除占座和鼓励让座一样,需要素质提高和共识构建。

最后提一个比较难实现的想法。既然很多外部性都来自产权、使用权等权利的边界不清,在日益数字化的将来,可以规范权限系统。权限就是程序访问特定数据的“权利”,权限可以细化。比如当你被邀请进入客厅,你获得的只有一部分使用权,这样对法律也有了细化的方式。不过确实很难实现。

还有一些修正和建议。袁隆平的水稻下乘凉应该只是做的梦,高中英语课文提到过的,并非科学的目标。而我估计很多人没有赞同道德的经济功能,可能是因为并不理解经济功能,我也是如此。因为课上好像只提到了道德本身,经济功能不太有提及。

第七课时

这节课继续介绍了外部性和公地悲剧,详细展开了之前简略提过的征税、补贴和政府规制等矫正外部性的措施。接下来详细介绍了政府规制的内容。总体上讲,这节课延续了上节课的话题,但提供了更多的案例,以便与实际结合。

首先谈谈我对外部性谈判难以完成的新认识,其可能与人类沟通的特性有关。最近对于寝室的公共资源,我确实和室友有一些争议,然而这种外部性容易通过谈判解决。只要深入交流一下,四个人还是能达成共识的。不过当规模扩大了就难以实现谈判,比如食堂占座问题,人群的价值判断、利益相关、生活习惯、性格等差距很大,缺乏相互的了解。这让我联想到《人类简史》中提到的,一个人能维持的熟人团体上限约150人,超过限度有效联系就很少,只能依靠共同故事建立低层次的合作。低层次的合作本身不足以实现完全的谈判,就必须要法庭或政府或强领导干涉提高合作水平。换句话说,规模小时人们可以发挥性格、能力的灵活性解决问题,而大规模时个体的差异被弱化了,集体就显得生硬了。

因此,我也同时指出一下,寝室的反公地悲剧不太可能,协商总是可能的,班级也是如此。反公地的规模应该需要扩大到150人以上。

通过技术进步来解决补贴正外部性难以有作用的问题,我觉得还得先改变人们的观念。即使垃圾场、殡仪馆通过技术手段减少了物理影响,人们在心理上还是难以接受附近修建的。这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—观念反馈,在此期间制度补贴还是必不可少的,或者还是考虑到郊外修建。

对于通过提高价格来减少浪费,我认为有待商榷。首先这对相对贫穷的人不友好,他们本来可能就比较节约,结果反而要由他们来承担“浪费税”。而相对富裕的人可能不会太在意,实际作用不大。加强勤俭节约的宣传当然必不可少,另一方面我认为节约激励机制会更有效。以粮食为例,在提高价格的同时,可以对光盘的人给予奖励,这样能增加经济的激励,也不会加剧两极分化。我看到过有餐厅采取类似的行动,但很不普遍,希望未来能推广这种做法。

最后我发现自己还是得多看看社科类书籍,不然总是只能引用那么几本书。以及这几次我写的似乎经济学的比例比较少。

第八课时

现场写的,没有电子版记录。其实我也忘了我写了些什么。